首页 报道

百年一遇的暴雨

随着土拨鼠的预示,北美洲今年的冬季很快便会过去,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又暖又多雨水的春天。在此,𧫴藉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雨水的报导方式。

我们有时在下大雨之后,气象局会用「百年一遇」或 「十年一遇」等字眼来形容雨势。难道气象局内真的有所有过去一百年的下雨统计吗,知道该次下雨与一百年前有相同的地方?

答案是对了一半,原因是气象局真的有多年记录,但因地理不同,采样和记录的方式有异,因此不能作准。后来各地气象局为了统一标准,加入「时间」为另一元素,来厘定大雨的严重性。如在一整天下雨共 32 吋和 在三小时内下雨 32 吋便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前者有助农耕,后者则带来洪水灾害。

以下是一个国际标准提供参考。时间定在任何连续三小时下雨。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做测试,只要在下雨天于门外放置一个盛水容器,大小均可,但高度须有 32 吋以上。于下雨开始后三小时才量度,核对以下数据,便可以知道刚刚下雨的严重性了。

29 mm (11.4”)  连续下雨三小时后的高度,是 两年一遇;42 mm (16.5”)  是五年-遇;50 mm (19.7”)                                                               是十年-遇;61 mm (24.0”)是二十五年一遇;71 mm (28.0”)是五十年一遇;81 mm (31.5”) 是百年一遇。

由于地球因种种原因而逐渐暖化,导致全球气候紊乱,造成畜牧及农作物欠收,𧗠生粮食危机。各国气象局于1978 订定这标准,提醒大家加强环保意识,保护地球,以免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太多和太快。又建议各地政府,在兴建下水道时应以百年一遇大雨为标准,以免因洪水泛滥而造成生命和财物损失。

随着新市鎭发展,建筑商非常愿意建设百年一遇的排洪下水道,因为成本只是十年一遇大雨的下水道两倍而已,亦同时避免日后被追究水浸责任的风险。

(何胡景区域议员办公室电邮:alan.ho@markham.ca;电话:905-479-7780)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加中时报」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