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干预,还是“反智商”?
5月3日,外国干预加拿大选举调查专员霍格Marie-Josée Hogue)发表第一阶段报告,确认外国的确有干预联邦选举,影响了2019年和2021年联邦选举个别选区的结果。但她指出,选举制度整体并无受破坏,自由党上台的结局不会改变,但干预损害了公众对民主制度的信心。报告称,干预选举的各国中以中国投入最多资源,干预最为活跃。
近日,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CPAC)在其网站发表时评文章,原文如下。
CPAC:加拿大华人有智慧作自己的决定
联邦政府关于外国势力干涉邦选举的公开听证已经告一段落。调查专员的中期报告对一些问题做出了回答,但仍有一些疑问尚未澄清,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就是加拿大华裔在选举中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影响。
对某些媒体人士而言,这早已是一个确定的结论。在公开聆讯期间,一个有全国影响力的周日政治节目的主持人及其整个资深记者组成的评论小组都毫无疑问地接受某些政客的说法,即BC省的赵锦荣和其他保守党候选人在上次联邦选举中是因为中国政府的干涉而失去了席位。他们断定成千上万的加拿大华人按照中国政府的指示投了票。这些有影响力的资深评论员们从未质疑过这个说法是否成立。
作为一个拥有三万多华人会员、对加拿大华裔社区有相当了解的社区组织,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这种说法完全不成立。加拿大华人有自己的头脑,跟其他加拿大人一样,有能力独立思考、判断和作出独立的决定。
仅举一例。在有我们很多会员居住的Markham-Unionville选区,有超过65%的居民是华裔。在2015年联邦选举期间,自由党领袖特鲁多的声望如日中天,率领自由党横扫大多地区。在一片自由党的红色大海之中,Markham-Unionville选区却奇迹般地为保守党开出了一方蓝田。那个选区的大多数华人都将选票投给了保守党候选人Bob Saroya,一个印度移民,而非华裔自己的自由党候选人。可见那个选区的华裔对保守党的支持有多坚定。
Saroya聘请了会说中文的助手,努力与华裔社区保持良好关系,并经常出席社区活动,从来没有涉及外国干涉的传闻。令人惊讶的是,曾在2015年和2019年的选举中两次成功胜出的Saroya,却在自由党支持率大大下降的2021年的联邦选举中败给了自由党的对手。
究竟发生了什么?
要理解这看似意外的选举结果,我们必须回溯到2021年的社会和政治氛围。当COVID-19在2020年袭击加拿大时,它引发了一波强烈的反华裔种族主义浪潮,并一直延续到了2021年的选举期间。
那两年中许多加拿大华人遭受到攻击、骚扰、指责和歧视,华人社区普遍感到脆弱无助和面临威胁。在华人最需要的时候,保守党领袖O’Toole和另外一些保守党领导人和候选人没有站出来为华人说话。相反,他们的许多言论助长了反华情绪,使华人的处境更加糟糕。这便是大批加拿大华人在2021年的选举中抛弃保守党的真正原因。Saroya不过是他的党领和同事们的高调反华言论的受害者罢了。
在保守党内部,许多加拿大华裔党员对O’Toole和其他候选人冒犯华人社区、导致保守党华裔选票全面崩盘的言行进行了严厉批评。
在2023年的一篇评论中,参与2021年选举的Scarborough-Agincourt选区保守党候选人Mark Johnson坦诚承认:“在2021年,保守党冒犯了加拿大华裔社区的大部分人”。他很遗憾“一些保守党议员的言论过于激烈,显得偏执般反华,且触及了不容忍的界线“,播下“对一个族群的不信任”的种子。Johnson总结道:“作为有见识而会判断的公民,他们自然根据自己的判断投了票。我们保守党人不能把我们的失败归咎于中国的干预”。
Jonson还警告说:“当我们制造对‘内部敌人’的恐慌,无端指责加拿大的大学、企业和政府中遍布中国间谍时,我们便有可能会使加拿大华人无辜受到怀疑,使他们成为偏见的受害者。加拿大华裔社区已经对近期反亚裔事件的频发感到愤懑,而这种危言耸听只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声称中国政府能够左右大批加拿大华裔选民,进而改变多个选区选举结果的说法从来都是站不住脚的。大批加拿大华人在某次选举中的投票选择可能正如中国政府所愿,但那并不能说明华人就是傀儡。一万个独立思考的个体完全有可能作出同样的决定;将这种众多公民独立作出的相同决定简单地归结为盲从外国政府指令的结果,这无疑是对我们智商的侮辱。
政治领袖和媒体人士对营造什么样的社会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些手握权力和影响力的人们,必须以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按照真实、公正和客观的原则,来规范他们自己的言论和行为。
王立博士:有些人选举失败就给选民扣帽子
与安省“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时评观点相同的,还有BC省加拿大华裔投票促进会的王立博士。
在谈到赵锦荣落选半年后总结自己落选原因是因为“中国政府干预”而在微信中被错误信息误导造成的,王立博士表示非常不认同。她认为这个说法逻辑根本不通,直到今天赵锦荣也无法提出一个明确的证据来证明在他的选区受到了干预。
王立说,赵锦荣在听证会上称,原本选区的选民对他的印象非常好,但后来当他再敲门拜票的时候,很多人就不再开门了,他把这归咎为中国政府的干预。王立表示,事实上这个选区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华人社区,选民由多族裔组成。赵锦荣并不能提出一个完整的证据证明他失去了这个选区的华人选票,而得到了其他族裔选民的支持。
王立分析道,作为候选人,赵锦荣应该知道,选民对政纲是非常重视的。在他的政纲中,没有表现出对环保理念的重视,而这个选区的选民恰恰大多对环保是非常在意的,这可能是他失去一部分选票的原因。
王立说,赵锦荣竞选失利,没有分析自身原因,而是归咎于选民。他在一个听证会上把华人分成不同的等级,认为有些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更容易被中国政府“洗脑”,这种结论就是在“侮辱”华人选民的智商,因为它否认了大陆背景的移民对加拿大政治的关注和判断力。
赵锦荣把个人竞选失利与“中国政府干预”强行联系到一起,带动了不好的风气,对华裔社区造成非常大的伤害。通过选民的出身和背景,强加给这个群体“罪名”,这有违加拿大的平等原则,打击自由意识,会影响华人的投票率。
华人现在有了一些参与投票和政治的热情,但如果只要选民违背了某一候选人的意志,没有得到候选人期待的就被扣上高帽子,这对华人参与公民权是严重打击。
《反外国干预法》
霍格报告发布后,5月6日,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长勒布朗(Dominc LeBlanc)推出了打击外国干预的一揽子法案(Bill C-70),其主要目的是更新现有法律,如对刑法、安全情报法、证据收集法等做出修改,将外国干预列为犯罪行为,还设立了新的《外国影响力透明度和问责法》,以加强和扩大加拿大司法“工具箱”,应对公共和私营各行业面对的日趋严重的外国干预。C-70法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就《加拿大安全情报法》作出修改,第二部分为反外国干预措施,包括了安全信息法的修改;第三部分是对加拿大信息保护法案的修改,而最后一部分是华裔社区最为关注的《外国影响力透明注册法,Foreign Influence Transparency Registry in Canada》,即外国代理人注册法案。
不过,这项法案仍需要在议会进行辩论、审议、投票,要经过批准,才能成为法律。法案能否在明年10月联邦大选前生效,尚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