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中国展厅值得一看
皇家安省博物馆今夏有个特别的活动,就是主层部分展厅免费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的行政总裁Josh Basseches说,希望博物馆成为人们聚会的场所,而不是古板的一日游目的地,人们可以在此逗留喝杯咖啡,并且与文化融为一体。
他说:「我们希望拥有各种背景、所有年龄段,无论他们是在加拿大出生还是来自世界各地,都能感觉皇家安省博物馆就像是他们家的客厅。」
既然人家总裁都这么说了,不去自己家的客厅遛一遛是怎样都说不过去的。
登录博物馆官网https://www.rom.on.ca/en,预定门票,这个过程很简单。要提一下的是停车,大家是不是总感觉市中心不是停车难就是停车贵?但博物馆门前就有街边停车,以往必须投币或支付信用卡的机器现在可以通过手机APP付费和延时后变得非常人性化了。经验证明,三个小时足够参观免费展厅了。
恐龙与少女
进入博物馆,巨大的恐龙化石赫然出现在眼前,太抢镜了。
这个27米长名为戈多(Gordo)的恐龙化石属于重龙(又称巴洛龙),是ROM的鎮館之寶,完整程度排名世界第二,据说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的藏品。
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据说這只重龍的化石本来是1962年時的館長Gordo从美國芝加哥運來準備參加當時的恐龍大展的,但由于展場空間不足,最後沒有展出而放進了倉庫,這一放就放了四十多年。随着Gordo館長退休、過世,再也沒有人記得館中有這麼一件珍寶。
2007年副館長Evans准备籌劃一場恐龍大展,在展出的恐龍種類中獨缺體型最大的重龍。經過多方聯絡,他获知美國懷俄明州有一部分重龍化石,決定前往了解。就在Evans前往懷俄明州的飛機上,他讀到一篇有關重龍的文章,文中提到有一份相當完整的重龍化石在1962年就已經運到多倫多。Evans立即飛回博物館尋找重龍化石,終於在數個儲藏室中,找到分散各處的重龍化石。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完整的重龙化石,這只重龍也取名为Gordo。
无疑,戈多是ROM的核心,它是加拿大最大的真实化石恐龙骨架,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具完整的重龙骨架之一。
除此之外,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今年夏天迎接了一个从希腊借来的令人惊叹的少女形象的雕塑Kore670。
别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女雕塑,这件精美的艺术作品可是很少离开她雅典卫城博物馆的家哦。这个非凡的少女是古希腊最复杂和装饰最精美的雕像之一,创作于公元前520-510年间,因其精美的细节和保存完好的色彩而被认为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雕塑之一。而她正在ROM的主楼层展出,还免费让游客参观,就说ROM给不给力?
美轮美奂的中国文物展
主层免费展品除了刚刚提到的两样外,最令人震撼的还是中国展品。
中国文物的陈列,几乎要占去主层展厅的近半面积。四个中国展厅包括:古代艺术、佛教艺术、建筑艺术和雕塑造像。
几十年来,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一直收藏着世界顶级的中国古董。从玉器到陶器,从寺庙壁画到青铜器,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藏品令人叹为观止,有“海外中国文物大本营”之称。
博物馆内的中国文物美轮美奂,跨越了差不多上下五千年,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历代文物都保存得出人意料的好。在我心目中,这样完美的展览肯定是与中国合作才有可能完成的,没想到每一个文物介绍的标签上,提供者名单处都显示出不同的“洋名字”。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大家看待这件事的态度也有些不同,记录下来很有趣。
据介绍,由中国学者董林夫所著,多伦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跨文化与信仰》书称,这些古董是由一位名叫怀履光的加拿大传教土偷偷带出中国的。书中写道,这位圣公会主教有时将古董装进其他传教士的行李中以免被发现,有时通过不大可能受到检查的偏僻火车站偷运古董。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因内战而动荡不安,外国博物馆趁机搜罗大量中国古代珍宝,从而收集起数量惊人的藏品,许多中国人对此感到愤怒。尽管中国政府从未正式要求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归还文物,但怀履光主教常常遭到评论人士的声讨,要求将他的藏品物旧原主。一些报纸还谴责他掠夺中国的珍宝。
有媒体称,馆内的中国文物约有3.5万件,其中约有2200件精品被陈列展出,其余的都在库房供专业人员研究。
加拿大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环球邮报》2004年1月19日引述《双重文化与信仰》一书中的内容称,传教士怀履光明知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禁止文物出口,却依然知法犯法,将价值连城的中国古董走私到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但另一边厢对怀履光的介绍是这样的。
怀履光1897年到达福建传教,中文名字是自己取的,寓意“走向或寻找光明”。他欣赏丰富而古老的中国文化,认同中国生活方式。在中国期间他积极从事社会活动,河南发生严重灾荒的1911年5月,他出任“华洋义赈会”会长,从海外募集救灾款项,组织食品的分发。在1920年至1921年的灾荒中,怀履光出任“河南救灾基金会”会长,从加拿大民间募集到60万加元;他还通过圣公会向加拿大政府寻求援助。此外,怀履光还担任过“河南公共卫生协会”会长,开封“红十字会”会长(1922-1934年),并建立“国际反鸦片协会河南分会”,自任会长,与政府合作开展戒毒运动。
1934年,怀履光年满60岁,退休回到加拿大。因怀履光在中国曾搜集了大量的文物并深有研究,同年10月,怀履光被聘为多伦多大学中国考古副教授兼安大略皇家博物馆远东收藏部主任。在大学里,他讲授中国文化,举办夜校班,教授中文。1942年,他晋升为中国考古学教授,次年领导创建了中国研究系,担任该系主任。1944-1945年间,他以“壮观的中国生活和文化”为题,举办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的讲座,很受欢迎。
这位传教士,一方面在中国修教堂、办学校、建医院,开展慈善和社会救济工作,与此同时,他利用主教的身份大肆攫取河南的文物,尤其是对河南周代贵族大墓进行破坏性的盗掘,致使大量珍贵文物流散国外,对中国文物保护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真是个充满矛盾的人物。
文物其实就是在用静态的方式讲述历史故事,欣赏其艺术形态是一方面,了解背后的那些事儿才更有趣。千万别告诉我,看了一圈展览,除了一个“美”字,再无其他收获。
博物馆免费展厅还包括原住民展览馆、韩国展馆及两个有关疫情的特别展览,直至9月25日结束。
地址:女王公园100号(100Queen‘s Park);详细信息请访问www.rom.on.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