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

探尋加拿大風情與名人印記-3

一段影像傳奇的跌宕歷程

位於渥太華城堡酒店內的加拿大國家歷史遺址珍藏著一幅充滿傳奇色彩的肖像——《憤怒的丘吉爾》。這幅照片不僅生動捕捉了英國首相丘吉爾瞬間迸發的憤怒神情,更歷經波折,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文化遺珍。

照片拍攝於1941年12月,由當時加拿大最著名的攝影師之一卡什拍攝。1908年出生的亞美尼亞裔攝影師卡什,被譽為攝影界的倫勃朗,擅長捕捉人物轉瞬即逝的表情,通過巧妙的光影效果,將人物內心情感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他曾為愛因斯坦、丘吉爾等世界知名人物留下震撼人心的肖像,而他與城堡酒店更有著不解之緣——曾在此設立工作室,為這座歷史建築增添了濃厚的藝術氛圍。


傳說這幅《憤怒的丘吉爾》正是在一個難忘的瞬間誕生。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正在加拿大國會發表反戰演講,趁著演講間隙,卡什迅速靠近,巧妙地利用丘吉爾手持雪茄的瞬間,捕捉到了他由憤怒轉化為堅定的神情。卡什的鏡頭定格了這一刻,生動展現了這位偉人獨特的個性與風采。

照片拍攝後便一直懸掛在城堡酒店內,成為歷經歲月沉澱的歷史見證。然而,2021年,這幅飽含歷史滄桑的肖像突然不翼而飛,令不少歷史愛好者扼腕歎息。經過長達八個月的沉寂和調查,酒店服務員終於發現這幅照片已遭調包。經過不懈追蹤,這段跌宕起伏的歷史終於在2024年迎來轉機——這幅《憤怒的丘吉爾》在意大利被成功追回,實現了歷經波折後的完璧歸趙。

書香天堂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曾說:「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模樣。」在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魁北克古城,這句話找到了最完美的註腳——克萊爾馬丁圖書館。這座新哥特式建築風格的圖書館,由1849年建成的聖馬太聖工會教堂改造而成,並以魁北克女作家克萊爾馬丁的名字命名。

推開圖書館的門,墨綠色的尖拱門和古樸的迴旋梯迎面而來,一個宛若天堂的圖書世界頓時展現在眼前,令人歎為觀止。圖書館既保留了原教堂的獨特風貌,如古色古香的尖拱券、精美浮雕裝飾的羅馬柱和夢幻般的意式花窗,又巧妙地融入了現代木質書架,營造出一種歷史與現代交織的美感。在書架之間徜徉,彷彿置身於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殿堂,感受到的不僅是建築之美,更有那閃爍著人類智慧光芒的浩瀚書海。

宮殿車站

加拿大的世界文化遺產之城——魁北克古城,不僅是加拿大唯一保留古城牆的城市,還擁有37處國家級歷史遺產,見證著這座城市跌宕起伏的歷史變遷。其中,仍在使用中的宮殿式火車站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魁北克古城猶如一個八寶箱,珍藏著各式各樣的歐式老建築。由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於上世紀初建造的宮殿車站,以其對稱的雙塔和新古典風格外觀而聞名,宛若用龐大的積木堆砌而成的宮殿,表達了對古典藝術的濃厚情懷。這種建築風格明顯受到當時工藝美術運動的影響。

然而,走進火車站內部,抬頭便可見寬敞的玻璃天窗和沉穩的鑄鐵重梁,這些現代建築元素在不斷發展的時代浪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今,這座百年車站仍在正常運作,儘管候車大廳中鮮有人影,沒有檢票人員,只有寥寥幾位老人靜靜等待列車的到來。

這座寂寥而古樸的火車站,彷彿是魁北克城的一個縮影:它既保留了法裔殖民者的藝術情懷,又默默見證了北美殖民化進程中的歷史沉浮。

冬夜風情

在安省百年小鎮濱湖尼亞加拉,一個零下七度的傍晚,遊客稀少,馬車伕百無聊賴地玩著雪塊。身著絲絨禮服的老人匆匆步入一旁的威爾士親王酒店,這座以古老與奢華著稱的酒店便是小鎮的標誌性景點。建於1864年的酒店呈現出典型的巴洛克加維多利亞式建築風格,其外觀宛如用龐大積木堆砌而成的宮殿,流露出對古典藝術的深情厚意。


步入酒店內部,巴洛克式的裝飾奢華而繁複,處處可見國王衛兵的雕塑點綴其間,牆壁上懸掛的古典名畫更添典雅氛圍。而酒店大堂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張中式象牙桌。桌上的精美雕刻呈現出飛龍騰躍於祥雲之上的壯麗場景,據古銅色標籤記載,這張象牙桌曾由慈禧太后使用,製造於康熙年間,其歷史韻味與工藝精湛令人歎為觀止。


走出威爾士親王酒店,隨著夜幕悄然降臨,小鎮已華燈初上。在一座建於1824年的新古典主義老樓旁,一隻紅色郵箱靜靜佇立,專為收集孩子們寫給聖誕老人的信件而存在。而鎮上那家古樸的帽子店則以老式縫紉機和熨斗吸引著遊客,店內的手藝人正細心修復一頂帽子,收費65加元,彰顯著手工藝的獨特魅力。

當夜色愈濃,盛產紅酒與冰酒的尼亞加拉瞬間化作一片火樹銀花、觥籌交錯的光影世界。湖景酒莊中,中國風綵燈點綴其間,如夢似幻。人們一邊品嚐美酒,一邊欣賞著燈光的絢麗,將寒冷一掃而空。這冬夜的嘉年華才剛剛拉開帷幕,展現出濱湖尼亞加拉獨有的冬季風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加中时报」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