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影之下,海岸之上:新斯科舍(Nova Scotia)自駕紀行
被時光包裹的城市中心
走進哈利法克斯(Halifax),像是走進了一座有著厚重海風味道的歷史舞台。第一站我們造訪了城堡山國家歷史遺址(Citadel Hill)。整點時分,換崗儀式在厚重的石門前展開,衛兵一聲怒吼,如同把人一瞬拉回十九世紀。這不是表演,而是一種歷史的延續。站在古堡高處遠眺,城牆外是靜謐的海灣,而腳下,是百年不變的鵝卵石路。
不遠處的哈利法克斯公共公園(Public Gardens)則是另一種平行世界。花壇整齊綻放,爵士樂從中央小亭子悠悠傳來。一隻蜜蜂紮進花心,我湊近取景,它卻像配合鏡頭一樣,一動不動地停留在紫色花瓣間。這裡不是城市的配角,它本身就是生活的慢鏡頭。
晚餐推薦:The Bicycle Thief。如果要給旅行加上「味道的記憶」,那就是這家意面餐廳了。推薦他們的海鮮意面,奶香濃郁、口感扎實,吃到最後一口都捨不得加胡椒。
在海風裡靠近世界盡頭
第二天我們離開市中心,沿著海岸線出發。大約一個半小時車程,我們抵達了新斯科舍最具標誌性的燈塔之一:Peggy's Cove(佩姬灣)。這裡的美無法用語言描述——岩石被海水雕刻得柔軟圓潤,浪花在耳邊碎裂的同時,空氣中都是海藻混合陽光的味道。風並不大,但整個人都像被海風洗過。當站在燈塔前,看天、看海、看石頭,才明白「遼闊」原來不是用眼睛丈量的,而是內心的體感。
接著繼續前行約一小時,來到童話小鎮盧嫩堡(Lunenburg)。紅藍黃三色木屋沿海排開,像是打翻的調色盤。這裡既有濃濃的歐洲風味,也保留著漁港生活的節奏。在碼頭邊的"Shark Fish"餐廳,現蒸龍蝦、玉米、奶油土豆泥和濃濃的海鮮濃湯,讓人吃得滿心滿足。
穿越島嶼的長路,為了一眼鯨影
第三天我們從清晨出發,驅車四小時來到Digby,繼續搭乘兩段渡輪,最終抵達深藏在海島盡頭的Brier Island Whale and Seabird Cruises——這是一家科學支持型的觀鯨機構,每一張門票的費用都會直接投入鯨類保護與研究之中。
乘船時間長達5至6小時,且需要在網上預定並提前到達現場購買票(建議至少提前1.5小時),但絕對值得。我們幸運地目睹了鯨魚從海中探出巨大尾鰭,那一刻,連呼吸都仿佛被大海輕輕收走。
小貼士:強烈建議提前服用暈船藥,現場有售。船上洗手間狹小且極度晃動,建議登船前解決好。記得穿防風外套,即使夏日海面也十分寒冷。
沿海之路的盡頭,是最柔軟的山線
第四、五日,我們駛向Cape Breton Island,開啟了傳說中加拿大東部最美的自駕路線——卡伯特之路(Cabot Trail)。這條公路環繞Cape Breton Highlands National Park,全長近300公里,一路盤旋於山脈、懸崖與海灣之間,是世界級的景觀公路,也是一段獻給風景與孤獨旅人的禮物。
沿路最讓人動容的,是Belle Côte海岸。那是一片粗糲又安靜的海岸線,岩石像是從地心緩慢爬出的脊背,層層疊疊,一直延伸進模糊的海平線。海浪拍打崖角的聲音低沉、有力,如同一首古老的詩——只為風與石頭而寫。
次日清晨,我們進入Skyline Trail。這是整條Cabot Trail上最受歡迎的徒步路線,全程約3小時。前半段林間幽靜,陽光透過針葉林灑在腳邊;後半段則豁然開朗,山坡緩緩傾向大海,直到最後那座橫亙於懸崖之上的木棧道出現。走在棧道上,仿佛腳下不再是山,而是飄浮的雲。風掠過耳邊,遠方的天線模糊得像是畫出來的,整個人仿佛也成為風景的一部分。
最後一站,是對海的告別,也是重逢
旅行的最後一日,我們回到了哈利法克斯。傍晚時分,走進了海事博物館(Maritime Museum of the Atlantic)——這是大西洋城市的心臟地帶,也是它的記憶收藏室。
每天4點後,博物館對公眾免費開放。展廳裡陳列著多艘古老船隻的模型與真實殘骸,木頭的年輪、鏽跡的金屬、破損的信號旗,都在無聲地講述著人類與海洋之間的故事。
海,既是指引,也是吞噬。在那樣的展區裡,人們的腳步自然放慢,不再喧嘩,只剩下靜靜的凝視與低語。仿佛海風不再從岸邊吹來,而是從歷史深處拂過。
這一站,是離別,也是一種回歸。回到陸地,回到生活,但我們都帶著一身的鹽分和風聲——那些在路上,被山崖、燈塔、鯨魚與人群賦予的安靜的重量。那些天裡,我們沿著海的邊緣行走,看過高地與崖壁,看過鯨魚躍出水面的孤勇,也聽過風如何擦過燈塔與松林。我們曾以旅人的姿態進入這片遼闊的東海岸,也在一站又一站之間,將自己交付給自然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