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食

粤港澳人长寿,何解?

有人向「智慧友人」推銷「養生保健」的觀念和方法。

「智慧友人」的回應是:請先講清楚香港人為何能夠做到「世界最長壽」,才來講「養生保健」吧。

咋一聽,香港人「世界最長壽」同「養生保健」有關係嗎?當時,強烈懷疑「智慧友人」是在為難人家。可後來再細聽下去,才明膫,「智慧友人」不是浪得虛名。

先看一組最新的統計數字:

香港地區的預期人均壽命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2020年,男性預期壽命達到82.7歲,女性達到88.1歲;澳門也是差不多;廣東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是79.31歲。

國家衛生健康委7月5日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公佈: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7.93歲,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可見,粵港澳的人均夀命在全國平均數字以上。

眾所週知的是:平均而言,香港(及澳門)人生活壓力大、居住環境不佳;時常在外用餐,高盐多油厚脂肪。健康飲食,基本上是知易行難甚至屬於說不上的。

2021年《柳葉刀-公共衛生》刊文提到,香港人口長壽的一個關鍵解釋是兩個主要驅動因素的獨特組合:經濟繁榮和成功的煙草控制。

文章還說值得學習香港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飲食偏向清淡:主流飲食以粵菜為主,口味清淡,蒸煮為主。既能保持食物原汁原味,又能維護營養成分,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還說,港式茶餐廳食物都口味較清淡,少油少鹽。

(評論:粵菜清淡是真,但敢說「港式茶餐廳食物都口味較清淡,少油少鹽」,這就是典型的不熟香港了。)

香港人有「煲湯文化」:很多香港人都懂得一些基本的中藥配伍理論,家家都有一手煲老火靚湯的絕招。

(評論: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整個南粵大地,說不上很多人懂「中藥配伍理論」,但喜適時煲飲老火湯,是肯定的。)

此外,文章還說港人比較重視運動和注重定期體檢。

(評論:說的不無道理,但因為求生活的壓力大,肯定絕大多數的港人做不到這兩點。)

文章還說,港人注重壓力宣洩:喝早晚茶時,朋友們聚在一起,聊聊各自的困惑,可以尋求支持和幫助;如果出現難以解決的心理問題,他們也會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而不是壓抑隱忍,獨自承受。

(評論:說的有點道理,健康的港人家庭較注重節假日的家族聚會;朋友間亦會時常相約飲茶聊天。至於尋求心理醫生幫助,在香港肯定未成氣候。)

其實,《柳葉刀-公共衛生》所說的「經濟繁榮和成功的煙草控制」,仍然無法解釋粵港澚人均夀命長的根本原因。

說到這裡,就會明白「智慧友人」的疑慮。

倒是有一點,是粵港澳地區外不常見到的:重視每餐必食青菜;且是緑色葉子的青菜。

即使是在茶餐廳簡單來一份套餐,也會配有一碗老火例湯和幾條青菜。

分享到:
来源 香港周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

「加中时报」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