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加拿大:四成新移民考慮離開
許多新移民雖然對來到加拿大心存感激,但認為工作及社會服務不足,令他們未能落地生根。
加拿大廣播公司新聞(CBC News)委託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八成以上加拿大新移民認為,加拿大在缺乏適當規劃下,就草率引進太多移民。
民意調查公司Pollara Strategic Insights在11月訪問了1,507名新移民。調查結果顯示,八成人認為加拿大引進過多移民和留學生,卻對住房、基礎設施或就業機會欠缺規劃。
2022年從伊朗移民到加拿大的醫生阿卜杜拉特夫(Shabnoor Abdullateef)十分同意。
去年從安大略省倫敦市范沙維學院(Fanshawe College)醫療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的她說:這背後絕對沒有經過深思熟慮。
她說,雖然在加拿大比在伊朗更安全、更自由,但認為這兒的態度是只要留學生負擔得起就接受他們,卻沒有考慮到他們是否能在本地找到住房或醫療保健。
在Pollara的調查中,像阿卜杜拉特夫這樣的非白人新移民,比白人新移民同意這觀點的高出10個百分點。
新移民成為人口增長的主軸
自2014年起,加拿大已迎接了500多萬新移民,成為人口增長的主軸。
每年都有數十萬人移民到加拿大。2024年頭九個月,加拿大就增加了66.2萬永久和臨時居民,幾乎占同期人口增長的全部(97%)。
而過去並非如此。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在2015年同期,人口增長中,只有七成是來自移民。
移民綜合服務中心(華諮處)行政總監林承昌提醒說,不要利用民調結果來助長移民搶走加拿大人飯碗和住房的錯誤觀念。
林承昌說,民調中認為政府接收太多移民的人,並不一定是排外或反移民。他們是在自身經歷過當中的問題後,才產生這種看法。
他又說,即使馬上停止加拿大引入移民,仍然不可能解決住房危機。只要看在疫情期間,即使鎖住邊境房價仍然高漲就可見一斑。
大多數新移民表示在加拿大感到幸福
儘管對制度不滿,但大多數新移民都表示,在加拿大感到幸福。近八成人表示對生活質素感滿意,約四分之三的人對教育和工作與生活間的良好平衡感到滿意。
移民律師當紮蘭(Lou Janssen Dangzalan)說,調查結果吻合加拿大一直是七國集團(G7)首選移民目的地國之一 的地位。
在菲律賓出生、2010年移民來加拿大的當紮蘭形容,民調描繪出加拿大複雜的一面。
不過,新移民也有批評加拿大的地方。
三分之二受訪者對生活成本不滿,約一半人則對醫療保健系統不滿。
以下是調查中一些重要發現。
1 新移民失業率比加拿大平均高兩倍
進行民調的新移民中,14%就業人口目前失業,是同期全國平均失業率的兩倍。
無法轉移外國工作經驗,是當中的重要成因。四分一人表示以前的工作經驗不獲認可,六分一人表示學歷或證書在加拿大求職時不獲認可。
移民律師當紮蘭說,很多人因此須要困難地重新換跑道。
全球十大大學學歷不獲認可
當紮蘭記得,當初在加拿大申請工作時,對方不承認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社會科學碩士學位。根據一家英國高等教育分析公司的數據,新加坡國立大學是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學。
他說:這就像......你來自多倫多大學或哈佛大學,去了亞洲後,沒有人知道這些是甚麼大學。
調查發現,44%的新移民表示,他們要麼失業,要麼在專業領域之外工作。
移民工人變革聯盟(Migrant Workers Alliance for Change)執行主任胡桑(Syed Hussan)說:到埗後沒有任何培訓和技能重新培訓。他們對國外工作經驗嚴重不尊重、不感興趣、或是看扁。
阿卜杜拉特夫對這再熟悉不過,她在德黑蘭是一名醫生,來到加拿大後卻無法行醫。最後她花了3.3萬元修讀醫療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證書。
她說:我們的專業知識與加拿大提供的機會之間的錯配,讓我們感到雖然加拿大是個發達國家,但其利用移民人才的政策已經過時、沒有效率。
加拿大勞動人口學歷最高、生產力最低
林承昌說,新移民不能從事原有專業,是加拿大在G7中擁有勞動人口學歷最高、但生產力最低的原因之一。一項研究發現,大學畢業新移民就業不足的可能性,是加拿大出生人士的三倍。我們長期以來未有充足雇用高技能、高經驗、高素質人才。
200萬安省市民沒有家庭醫生,而我明明準備好當醫生。
來自伊朗的醫生阿卜杜拉特夫(Shabnoor Abdullateef)
阿卜杜拉特夫說,這是加拿大的損失。
34歲的她說,等她成為永久居民、重新到醫學院學習、並在醫院找到工作時,她已經40多歲了。
我已經是一名醫生了。我有能力。我有資格。為什麼不能馬上工作?
2 六成非白人新移民在職場曾被歧視
Pollara的調查發現,對來自中東、非洲、南亞和南美國家的人來說,找工作尤其富挑戰性。每九個新移民中,就有一人表示在求職時因種族而受歧視。
43歲的西蒙(Paulina Simon)2022年從厄瓜多爾搬到卡爾加裡。她在家鄉是一名教師和紀錄片製片人,現在卻在一家二手店工作,最近再增加公共圖書館一份工作。她說求職之路雖然荊棘滿途,但比起其他有語言障礙的新移民相比,已較平坦。
她說:我身邊有很多拉美人,他們都是出色的專業人士,但在語言方面卻很吃力。這是他們最難克服的障礙之一。
新移民:最遲被雇用、最先被解雇
移民工人變革聯盟(Migrant Workers Alliance for Change)執行主任胡桑說,新移民往往是最遲被雇用、最先被解雇的人,在職場中更往往會受到虐待。
此外,抵達加拿大不足五年的新移民中,四分一人的家庭收入低於3萬元。胡桑說,新移民的高失業率是種族主義和歧視的直接產物。
過半新移民都稱個人背景令他們受到某程度的歧視,而非白人新移民,又比白人新移民高出20個百分點。
南亞人更是當中之冠,66%表示曾受到某程度的歧視。
卡爾加裡的移民律師肖裡(Jatin Shory)表示,懷疑仇恨南亞人的情緒上升,部分原因是他們占新移民最大比例。
3 新移民熱愛加拿大--但四成人考慮離開
來自印度的業務開發經理沙阿(Akash Shah)于2022年成為裡賈納的永久居民。然而,薩斯喀徹溫亦並不能把他留下。一年半後,他因工作晉升而搬到了艾伯塔省。他說,在尋找社交娛樂活動時,卡爾加裡是裡賈納的十倍。
12%的調查對象也像沙阿那樣,已搬到其他省份。近四成調查對象也說考慮這樣做。
42%的受訪新移民表示,如果可以選擇,他們會考慮離開加拿大到另一個國家。
阿卜杜拉特夫就是其中之一。她正考慮去美國或德國,因為那裡更容易過渡到醫生工作。
她說:本來我選擇到加拿大,但卻一直無法提供我想提供的服務,最後只能不幸地搬走,這讓我很難過。
阿卜杜拉特夫(Shabnoor Abdullateef)說,新移民沒有要求免費獲得任何東西:
移民律師肖裡說,與其父母在上世紀80年代移民到加拿大時相比,現在新移民面臨的就業挑戰更大。
清潔工成為國會議的機會不再
肖裡的父親八十年代從印度移民到加拿大,從一名受過國際培訓的律師、到麥吉爾大學清潔工、再成為國會議員。這種機會,對今天來到這裡的人已不存在。
調查顯示,雖然面臨種種挑戰,但絕大多數新移民都熱愛加拿大,並認為加拿大是他們現在的家。
來自厄瓜多爾的西蒙,雖然由教師和紀錄片製片人變成二手店職員,但她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來到加拿大。
每天都為生活在一個家人安全的國家而感到十分感激。這是沒有東西可以代替的。
Aloysius Wong de CBC News,avec les informations de Eric Van.Adaptation en chinois par Donna Chan.